最近東張西望報導了一宗關於美孚「無契樓」買賣的投訴案例,投訴人李小姐不慎買下一個只有「影印契」而無樓契正本的單位,隨後才得知只有副本契約會大大影響物業價值和其按揭能力,對買家或投資者有嚴重影響!
港漂女買中美孚「無契樓」
投訴人李小姐原本來港一年,在沙田租樓,今年年初經中介購買美孚某446呎物業,付訂並簽署了臨時買賣合約後以383萬買入,其後才從律師處得悉自己買入了「無契樓」,而這類別單位樓價有機會大跌!
點擊看事情經過
僅存「影印契」3大問題
對樓宇買賣不了解的李小姐以為「影印契」並無問題。但看過東張西望的報導後,她才明白物業缺乏正本樓契會嚴重影響樓價及交易能力。
無契樓問題 1.按揭難度
如果缺乏正本樓契,銀行可能拒絕按揭申請。
無契樓問題 2.轉售能力
無契樓大幅影響物業轉售潛力,樓價可能大打折扣。
無契樓問題 3.業權爭議
東張西望中的蘇律師亦解釋並非所有業權文書都有在土地註冊處進行當日登記,有業主會簽署授權書委託家人、地產代理或律師去進行物業出售。而如果正本丟失,有機會構成業權瑕疵,影響新買家是否100%擁有業權。
涉事地產經紀:未被告知
李小姐詢問業主是否故意隱瞞「無契」一事,涉事地產經紀回應指土地查冊並沒有顯示遺失,業主亦無提及,並指一般樓契都是經律師樓給予地產經紀,他並不清楚是否齊全,亦未被告知。節目組其後多次聯絡涉事分行及經紀亦未獲回覆。
律師:買樓遵從「買者自慎原則」
蘇律師則表示針對詢問房屋是否有原契一事,根據「買者自慎原則」,買家擁有最大責任,如已向賣家發問而對方失實陳述,就是賣方的責任。針對專業的中介人士,如果在整個交易過程中地產代理早就知道是影印契約,並知道它對樓價的重大影響,地產代理則有責任用最高誠信原則,主動告知買家詳情。
如想「踢契」則須視乎影印本的完整度,如果影印本房契有大量的文書缺失,從而賣家無法證明自己擁有有效業權,無法將業權無瑕疵地交給候任買家,則有機會「踢契」。
來源:東張西望
同場加映:【著數慳家王】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