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倫布展開航海之前,人類普遍相信地球是平的。隨着科技進步,人們逐漸認識到地球實際上是一個圓形的球體。然而,至今仍有少數學者與民眾對地球的形狀保持懷疑態度。地平說學會(Flat Earth Society)成員瓦魯格(Varuag)早於2012年便提出一個令人震驚的理論:地球不是球體,而是像冬甩一樣,呈環狀結構。
地球不是圓的而是冬甩形狀
根據外媒報道,瓦魯格認為地球並非呈現的球體形狀,反而是像冬甩一樣。他解釋,這種「環形行星(ring planet)」形狀在科學上是可行的,因為星體快速自轉時,向心力和離心力能維持其外圈不至於因地心引力下陷。按照他的理論,地球中央存在一個洞口,但由於光線不會隨環狀曲度彎曲,加上無線電波在大氣層中被反射和衰減,因此我們眼中是看不見洞口的。這也影響了我們對地球形狀的認知,讓一些人誤以為地球是平的。
對於瓦魯格的說法,學術界提出多項質疑,尤其是若地球呈冬甩形狀,更影響了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知,那麼站在地球「終端」為何無法看到另一側的存在?瓦魯格分析,是因為光線經過多層大氣後被反射回太空,造成視線的限制。然而,他的理論仍有許多尚未經過科學證實的部分,因此面對外界仍有很大爭議。
假設地球是冬甩形狀?
現時科學共識普遍指出,地球並非完美球體,而是由於自轉造成兩極略扁、赤道稍鼓的扁球體(即稱為橢球體)。科學家表示,當天體質量足夠大時,引力會自然均勻分配,使其形成類似球形的形態。而小行星因質量較小,形狀多變,不同於大型行星的規律。此觀點為目前科學界廣泛接受的理論,地球圓形的認識亦基於大量觀測數據與物理理論建立。
資料及圖片來源:Youtube@Artifexian《If Planets Were Donuts》、綜合外媒報道
神秘星體12月逼近地球 哈佛學者警告恐「敵意入侵」
人類準備好迎接外星文明了嗎?曾多次提醒世人與先進外星生物接觸可能帶來毀滅危機的,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如今似乎預言正在逐步成真。根據《每日郵報》報導,哈佛大學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阿維・勒布(Avi Loeb)近日警告,一個名為「3I/ATLAS」的神秘星際物體正以驚人速度接近地球,預計將於2025年12月17日擦身而過。
火星發現37億年前有機分子 與地球生命最早生命跡象相近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最新研究中,揭露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好奇號」火星探測車(Curiosity),在火星上探測到含12個連續碳原子的有機分子鏈「長碳鏈」,創下火星有機物最長的長度紀錄。這些分子歷經37億年仍未被地質活動、濕氣或熱能所破壞,保存狀態完好,或意味著火星的古代環境或許適合保存生命痕跡。